第五章失守又未完全失守的京都(1 / 3)
測試廣告1所謂國之將亡,必有妖孽。樂筆趣 m.lebiqu.com
靖康之恥是銘刻在每個宋人心目中難以磨滅的傷痕。
但是當眾人反思靖康之難的經過,卻不得不承認,這完全是一連串偶然事件所導致的意外。
完全是宋欽宗膝蓋太軟,一味的卑躬屈膝,苟且求和所導致的結果。
所以後世大明深深吸取宋亡之教訓,敢議和者必受萬夫所指。
甚至連金國內部都沒有做好滅亡北宋的準備。此時宋庭人心未失,軍隊尤在,財政富庶,連開封府的行政運轉都一切正常。
金軍雖然趁東京混亂之際攻上了城牆,可是面對上百萬同仇敵愾,準備巷戰的東京市民。
金軍不但不敢下城,反而在城牆上修築起了防禦工事。
「時金人盡得四壁,乃伐城上材木,並斫取櫃板作障,反蔽城內。百姓欲巷戰,其來如雲。由是金兵不敢下,乃唱為和議。」
正是金軍提倡的和議,給了宋欽宗搖尾乞憐的希望,才使其親赴金軍大營,一步步將時局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。
坐在祥曦殿內,趙桓目光愣愣的盯着屋外的黑暗出神。
眼前環境就像自己所面臨的局勢,遠方一片黑暗,充滿未知。自己能看清的只有眼前一隅,而這片明亮的宮殿就是自己最後安全之所。這裏是否堅固,就決定了自己能否渡過這場危急。
而站在四下的宦官、禁軍班直卻都心中震撼,看着端坐在龍椅上的官家,都有種莫名的感覺。
官家從金軍大營返回之後,整個人就變了。
變得更加堅定自信,強硬鐵血了。
當朝宰相何栗,一位朝廷重臣,就那樣堂而皇之的當眾處死了。
於是滿朝文武為之一肅,任何人都再不敢提議和之事。畢竟堂堂宰相都因為主和而被斬立決,其他人還不至於覺得自己地位能與宰相相比。
大宋皇帝權力之大要遠遠超過明朝皇帝無數。當朝宰執,無論是主和派還是主戰派,其升遷、罷黜全在皇帝一念之間。但也正因此,導致北宋在最需要議和時,在位的是主戰派。需要主戰時,在位的卻是主和派。至於和平歲月,新黨舊黨之爭,哪派宰相執政,全由皇帝隨心所欲。
雖然這在平時是一個極大的弊端,但這也給了趙桓極大的便利。整座東京城所有臣民,在趙桓鐵血手腕的整合下,短時間內無人敢提和議。被逼到了無可選擇的地步,哪怕生靈塗炭,也只能血戰到底。
一名宦官因畏懼而略帶顫抖的聲音響起,打破了所有人的沉思:「官家,四壁守御使劉鞈請求覲見。」
趙桓收攏了心神,說道:「准。」
片刻後,一名高大威武的官員大步走進殿中,向趙桓拜道:「臣四壁守御使劉鞈拜見官家。」
趙桓認真打量了一下劉鞈,這位大宋朝的中流砥柱、擎天之將,如今雖然依舊身材高大,但頭髮卻早已花白,粗糙的臉上已經爬上一道道皺紋。
可怎能不顯蒼老?這位末代名將,如今已過了了知天命之年,已是六十一歲高齡。
趙桓走下龍椅,伸出雙手,親自緩緩扶起劉鞈。
劉鞈心中一顫,官家今日對自己竟然如此信重?似乎尚未有哪位大臣曾被官家如此禮遇。劉鞈張口說道:「臣……」
趙桓抬手止住劉鞈的話語,說道:「朕之前受奸佞蠱惑,怠慢忠良,方才導致東京城破,百姓塗炭。望卿能不計前嫌,為生民、為天下計,再重披戰甲,護我神京。」
聽聞官家如此推心之言,劉鞈內心一嘆,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。官家待自己以國士,自己豈能不以性命回報?於是劉鞈重重的跪到趙桓腳下,說道:「臣縱然粉身碎骨,亦在所不辭。臣死之前,絕不令任何一名金兵踏入禁中。」
趙桓重重點頭,相信劉鞈所言。這是一位能捨生取義,為國死節的忠臣。其在歷史上已經用生命踐行了這一點。
再次扶起劉
第五章失守又未完全失守的京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