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九章好事總是成雙的(下)(1 / 3)
第一百九十九章好事總是成雙的(下)
胤祚心中一直有個心愿,那就是改變後世的中華歷史,不能讓那些歷史慘劇有任何上演的可能,想要做到這一點不對整個社會制度進行變革是不可能的,當然,胤祚要的不是那種暴風驟雨般的從下自上的革命,且不說這種革命有沒有成功的希望,就說革命一旦發生,整個社會就得大亂,死的人可就海了去了,再說胤祚自個兒的地位也決定了胤祚不會去領導一場革命,那不符合胤祚的實際需要,不過話又說回來了,從中國的歷史就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變革同樣是行不通的,即便皇帝本人支持變革也不行——王安石變法失敗就是最好例證。既想要有所改變,又不想引起社會的大動亂,這就存在着一對矛盾,該如何做胤祚心中雖然早已經有了想法,但並沒有十足的把握。
社會變革的原動力是什麼,各家學派始終爭論不休,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不過在胤祚看來不外乎兩條——一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力導致科技的發展,二是科技發展之後進一步推動人們去追尋利潤最大化。這兩點看起來簡單其實不然,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數千年的封建歷史和儒家思想的盛行,導致了中國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,若是沒有外來衝擊,中國大地除了改朝換代之外壓根兒就不會有其他的變化。
胤祚要想變革,又不想引起太大的動亂,那麼他所能選擇的道路就不多了,首先是要有權,要有絕對的權力來保證推行他的計劃,其次就是要有科技的力量。絕對的權力自然是皇權,唯有登上了大位才可能有絕對的權力,至於科技的力量,胤祚這麼些年來也做出了種種的努力,這其中那些實驗室就是其中的關鍵。胤祚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所種下的這些科學的種子,原本也沒指望能立刻有大的收穫,他自個兒也很清楚,在現有的人員、社會環境下這些種子能長成棵小樹苗就已經算是成功了,可令胤祚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種子竟然悄悄地結出了碩大的果實——蒸汽機誕生了。
別人或許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,胤祚可是明白得很,蒸汽機的誕生意味着工業革命的基礎打下了,儘管現如今試製出來的蒸汽機還只是雛形,距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,但這已經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。胤祚不清楚現時代歐洲的科技水平,但可以肯定的是歐洲的蒸汽機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,這一點從歐洲各國的戰艦、商船還停留在風帆時代就能看出來。
胤祚前世學的是化工機械,對於蒸汽機這種早已落伍的玩意兒其實並不熟悉,當然原理是清楚的,也曾將他所知道的原理都整理了出來,交給了那些從事研究的學子,不過能不能真兒個搞出蒸汽機來,胤祚自個兒心中也沒底,只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而已,還真沒想到那些學子真的把蒸汽機給整出來了,這等喜訊着實令胤祚欣喜若狂,恨不得立刻就衝到實驗室所在地——上海去看個究竟。當然也只是想想罷了,胤祚這會兒壓根兒就走不開,不過重賞是免不了的,胤祚當即決定重賞研製出蒸汽機的那個實驗小組十萬兩白銀,讓他們繼續完善蒸汽機,以便早日投入實用。
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初三,山東捷報傳到京師,連同俘虜的口供也同時送抵,與此同時,京師流傳着倭寇捲土重來,其心叵測之流言也悄然而起,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,言語間對前明時期那場聲勢浩大的倭寇之亂可能重來憂心不已,對倭寇的喊打聲四起。不肖說,這些流言全都是胤祚一手安排的,讓「鴻鵠」四處煽風點火,攪得京師上下人心惶惶。
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初四,誠親王胤祉、毅親王胤祚、廉郡王胤禩聯名上本,奏章明發,請求重整水師,以清剿倭寇並對倭國進行征討。康熙老爺子接到奏本後下令五月初五早朝議定水師一事,令文武百官上本參議此事,一時間群臣忙着探聽消息,各自備本,準備早朝時上本言事。
康熙四十一年五月初五,早朝剛一開始,胤祚便率先出列,跪倒在地,高聲道:「稟皇阿瑪,兒臣有本上奏:茲有倭寇屢犯我上朝天威,尋釁鬧事,劫掠無算,現已審明倭寇之禍始於倭國之德川幕府,若不加以懲處,恐有失我上朝體面,然我水師孱
第一百九十九章好事總是成雙的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