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寶刀未老(1 / 2)
劉永錫真覺得張皇后這件事情操作起來難度實在太高了,畢竟太康侯雖然地位非常尊貴還可以想辦法矇混過關,怎麼把張皇后這麼一個久居深宮大內的大活人怎麼弄出來?
如果驚動了崇禎皇帝怎麼辦,如果遇到張皇后不肯定又怎麼辦?
但是一件事風險越大回報自然也越高,如果說南渡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永不停息的黨爭與內鬥,那麼張皇后就是南都各個山頭都可以接受的人選,就連對天啟皇帝恨得要死的東林君子也要承認張皇后的賢德。
比起張國紀這位太康侯,懿安張皇后的地位真是高了不知幾個境界,所以劉永錫直接問出了那個近於無解的問題:「怎麼把張娘娘平平安安請出宮來?」
張國紀當即說出自己的想法:「我到時候會派人把她請出宮來了,就跟宮裏說老夫已經命在旦夕,最多也就是三五天時間了,已經這麼多年沒真正見上一面了,這種時候總要見一見吧……」
雖然張國紀沒多說什麼,但是劉永錫與趙志傑都已經完全明白了張國紀的思路,當今聖上再怎麼多疑寡恩,但是他的皇位畢竟得自熹宗天啟皇帝,皇嫂要見自己生身之父最後一面,今上怎麼也要想辦法通融一下,
旁邊的史朝立聽到這趕緊站出來說道:「太康侯,小伯爺,這件事交給小人處置比較好,小人身為內臣,辦這件事有很多便利,而且現在這個局面宮裏不同以往,大家都想着找出路甚至已經有人想去聯絡流賊,小人辦起事來要方便得多,保證能把張娘娘萬無一失地請出來。」
史朝立越說越興奮,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,到時候如果在南都再立朝廷,張娘娘能夠平平安安抵達南都的話,自然在朝廷之中肯定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,而護送張皇后南下的他們按照劉永錫的說法就是定策功臣,自然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,說不定到時候自己就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或掌印太監。
如果說剛才他對於文成公託夢之說還有半信半疑的話,現在卻覺得劉永錫所說的一切無可置疑,而且他隱隱有一種感覺,小伯爺夢中的那位貴人並不是太康侯,而是那位獨處慈慶宮與仁壽殿整整十七年的熹宗懿安皇后張嫣。
如果到時候南都由張皇后秉政的話,她終究是個婦道人家,不可能與外朝直接接觸,就更需要內臣溝通中外,正統初張太后秉政才會有王振權傾朝野,萬曆初李太后掌政所以有馮保輔政,而自己身為定策功臣,說不定真能在司禮監為所欲為,。
張國紀沒想到史朝立會突然站出來,但是這也讓他覺得突然覺得劉永錫所說的一切謀劃變得靠譜起來。
他是真沒想劉永錫路子會這麼野居然敢溝通內臣,畢竟在大明的祖宗法度里「通內」是天大的禁忌,今上又是特別多疑的路子,就連本朝顯赫一時的大太監劉元斌也因為「通內」嫌疑被迫自殺,所以大家都從來不敢把這件事放在枱面上來。
但現在流賊李自成的數十萬大軍馬上就要殺進京師,自己這批人是犯着天大的風險集體南逃跟謀反沒有區別,別說一個「通內」的罪名,就是再大的罪名都無所謂,劉永錫身邊有史朝立這麼一號人物反而成了他神通廣大的證據。
因此他當即詢問起史朝立:「小誠意伯,這位內臣是哪一位?」
劉永錫趕緊向太康侯介紹道:「這位是都知監史朝定史奉御,現在在我們京營坐營監槍。」
史朝定也趕緊自報家門:「在下是都知監奉御史朝定,入宮已經整整十三年,宮裏的人與事沒我不熟的,跟張娘娘聯絡的事情就交給我負責,保證萬無一失地把娘娘請出來。」
聽說史朝定是內廷奉御,太康侯就不由鬆了一口氣,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史朝定居中聯絡事情就成了一小半,但他還是提醒了一句:「史奉御,這事得小心再小心,乾清宮那一位向來多疑,嫣兒在這個時候出宮說不定他又有什麼想法!」
史朝定當即拍着胸膛跟張國紀保證:「張國丈,您放心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,絕對出不了差池,我在大內這麼多年有的是好朋友,只是您能不能給我個信物,不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