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兩個拳頭(1 / 2)
營田務衙門裏,杜中宵正在和馮原閒聊。自進入秋天,馮原的生意又紅火起來,從火山軍收購毛皮等貨物,向關州販賣。每次回來,都幫官府帶回數量不等的鐵錢。
杜中宵道:「我已申明經略司,前幾個月火山軍儲存了不少糧草,能夠接續到來看麥收。從并州發來的錢糧,這幾個月都以現錢為主,不收其餘雜物。員外受一些累,再幫着運些現錢回來。」
馮原拱手:「一切聽憑知軍吩咐。不過火山軍這裏,蕃部眾多,現錢多了,只怕會有蕃人偷偷販運出境,流入契丹。董家寨那裏的榷場,還是少用現錢為佳。」
杜中宵笑道:「現在的錢都是鐵製,蕃部願意用貨物換走,自然隨他們去。員外,現在鐵錢鑄起來朝廷並不虧錢,並不怕流向境外。」
馮原對此並不清楚,聽杜中宵如此說,便道:「如此最好。」
以前契丹偷偷走私銅錢,那是貴金屬貨幣,自無可說,流出去就是宋朝的損失。現在的鐵錢,卻是因為製造精良,慢慢又開始覆蓋契丹西京大同府一帶。當然,契丹願用新鐵錢,最重要的原因,還是宋朝境內商業發達,這些貨幣的購買力有保證。製造鐵錢的成本降下來,出去的貨幣都是真正換來東西的,宋朝並不吃虧,查禁得已經不嚴了。
正在這時,一個吏人從外面進來叉手唱諾:「官人,張都監前來相見!」
杜中宵起身,送走馮原,到了前面的官廳里,與等在那裏的張岊行禮落座。
張岊取出一封公文,遞給杜中宵:「經略司行文來,允我從這裏進佔唐龍鎮。你供應糧草,並酌情派些鄉兵助我。河對面,我已吩咐王凱進駐保寧寨,震懾周邊蕃部。」
杜中宵點了點頭。所謂派些鄉兵,其實就是火槍兵和火炮,是兩人早就商量好的。唐龍鎮是府州轄地,原則上杜中宵的兵馬不應該前往那裏,還是要以張岊為主。
沉吟片刻,杜中宵道:「所謂好事成雙,都監欲以兵馬重占唐龍鎮,不如乘此良機,我這裏也派兵馬重建偏頭寨。唐龍鎮在黃河以西,當道路要衝,自是要地。然偏頭寨是河東屏障,契丹南下要路,如果重建,則至岢嵐軍數百里地,皆為我所有。以火山軍為依託,唐龍鎮和偏關寨便似兩個拳頭,伸出去守住了黃河以東大片土地。前些年契丹置武州,有與我爭地之嫌,朝廷當早做準備。」
張岊道:「知軍所言不錯。自偏頭寨至寧遠寨數百里之地,前數十年皆為棄地,內遷居民,不耕不稼,歷年為契丹所蠶食。前年歐陽相公動議,並代以北開墾禁地,以資軍糧,明相公因正與党項開戰,堅執不許。今與党項議和,並代駐重兵頗費錢糧,正該開墾禁地。那一帶,自該以偏頭寨為重。」
自偏頭寨一直到雁門,本是宋地。不過在雍熙年間與契丹一戰之後,潘美鎮守河東,把邊民遷入內地,數百里地棄而不耕,成為廢地。數十年間,契丹覬覦這片土地,不斷蠶食。前幾年,更是趁宋與党項開戰之機,新設了寧邊州和武州,意欲慢慢擴大地盤,這就是這一帶矛盾的由來。
前年歐陽修奉使河東,曾建議開墾禁地,一是資助邊軍軍糧,再者堵死契丹蠶食的口子。不過遭到時任河東經略使明鎬的反對,動議最後無疾而終。
如果不是杜中宵到火山軍來,此事可能就如此苟且下去。終有一天契丹南下,占的土地超過宋人的心理防線,兩國關係再次激化。張岊巡邊,敏銳地意識到了火槍火炮對守城的巨大作用,此時築寨占城的成本急劇下降,才臨決定對占唐龍鎮。
唐龍鎮是府州的地盤,杜中宵不好插手。此事不能置身事外,便提議重鞏偏頭寨。偏頭寨本就是火山軍治下,前幾年與党項作戰的時候,偶因蕃部叛亂廢棄,朝廷一直要求重建。
思索良久,張岊斷然道:「那便如此,知軍新造的火槍火炮,我們一人一半。你去偏頭寨,我去唐龍鎮。若是契丹人來攻,只管槍炮齊發,打散就好。契丹征伐党項新敗,又能怎的!」
杜中宵點頭,有些躍躍欲試。本來自己是意在唐龍鎮,因為轄地關係,只能緩
第74章 兩個拳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