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章 先利其器(1 / 2)
見到杜中宵,幾個匠人一起叉手唱諾。
杜中宵連連擺手:「不必多禮,手中的活計要緊。」
幾個匠人繼續低頭打造鐮刀,陶十七拉着杜中宵到一邊,指着一頭驢子拉着的磨盤道:「聽了官人所講,我便制了這磨盤出來。一頭驢子,可頂好幾個人掄錘呢。有了這個錘子,那邊兩個匠人,每天打造的鐮刀,猶強過以前十人所制,甚是便捷。」
這頭驢子所帶動的磨盤下面,還有一個大輪,大輪上面有隔板,驢子走在大輪上面。大輪的邊緣向下有巨大的鋸齒,一面是斜的,一面是直的。大輪轉動時,斜的一面推動一根槓桿壓下,到了直的一面突然升起。槓桿的另一端,就是鍛錘。另一頭壓下時,鍛錘抬起,另一端升起時,鍛錘靠自重落下。
看了一會,見運作平穩,杜中宵對陶十七道:「你看這錘子像什麼?」
陶十七撓了撓頭:「在我看來,便如和尚撞鐘——」
杜中宵聽了不由大笑:「什麼撞鐘!這錘子砸到鐵上,像不像舂米的臼?」
陶十七看了一會,恍然大悟,拍手道:「官人一說,這錘子果然似臼,只是反了過來。」
這本來就是按照臼來設計的,不過不再用人力踩,而改用驢作動力來不斷抬起落下。當然結構不只是這一種,改變槓桿支點的位置和齒的高低可以得到幾種效果。甚至把支點改到大輪的後方,就不再是把槓桿壓下而成了抬起。通過各種調整,可以得到落下時更大的衝擊力,或者得到更高的落下頻率。
看了一會,杜中宵對陶十七道:「你聽沒聽說,江南人家有在水邊舂米,利用水輪,既不必用人踩也不必用牲畜的?便如我們用的水磨一樣。」
「聽說過的——官人,難道想把這鍛錘改到水邊,用水力打鐵?」
杜中宵點了點頭:「正是。用驢子雖然省力,可一則養驢所用不菲,再則驢的力氣也有限,打造不了大的物事。若是能放到水邊,利用水力,什麼大家什都可以打造出來了。」
陶十七不說話,盯着鍛錘看了一會,開心地道:「官人說的是,如果把這鍛錘挪到水邊,做得尺寸大一些,那力氣不知道有多大呢!若是那樣——呀,打鐵豈不像揉面一樣!」
杜中宵點了點頭:「孺子可教!我正是要你造那樣一副大錘,用來打造大的物是!」
講到歐洲的工業革命,經常順便講一下,蒸汽機實用之前,他們多用水力機械。水力機械最重要的兩種,一是水利紡紗機,再一個水力鍛造。對於工科生來說,這些不難,僅僅是結構而已,並不涉及複雜的力學計算。由於中國農村有大量的富餘女性勞動力,水利紡織機械的需求不迫切,杜中宵首先想到的是水力鍛造機械。鍛造機械與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錐臼原理類似,稍加改造,便就成了鍛錘。不過中國人在農業農具上有無數的聰明才智,但不知怎麼回事,同樣的原理向工業上面轉卻不盡如人意。
陶十七跟在杜中宵的身邊日子長了,耳濡目染,腦子靈光。杜中宵講了一下自己設想的原理,沒多少日子,便就帶着工匠制了這驢作動力的鍛錘出來。這錘子用來打造大型工件衝擊力不足,但打造農具刀劍是足夠了。現在再打造二三十把鋼刀,很快就可以制出來。
不過這個結構真正有用的,是可以改變動力,改造成水力鍛錘。如果設計合理,那就可以打造大型工件,可以模鍛齒輪等大型零件,甚至可以對鋼板進行冷鍛。雖然杜中宵軍事上不是個武器決定論者,但他也清楚,如果有成千上萬寒光閃閃的鐵甲騎兵,在這個年代的戰場上是何等震撼的事情。
想到這裏,杜中宵暗自覺得好笑。這個時候不管開發出來什麼樣的新技術,不自覺地就想到了軍事方面。雖然自己離着掌軍還差得很遠,卻總有一種魔力讓自己向那個方向考慮。或許,這個朝代軍事上的孱弱留給後人的印象太深了,不想都難。
既然到了這裏,杜中宵順便看了打造其他農具的地方。犁是陶十七動手,杜中宵指點,改造之後的曲轅犁,比《耒耜經》所記載的短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