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過記錄 |

第二十一章親手將國家推進亂世深淵(2 / 3)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頁

,將死者枕藉,惡臭盈城,百年繁華,璀璨文明盡焚毀於一旦。」

    張叔夜袖中的雙拳死死握緊,絕不能讓這個羅綺飄香的城市變成惡臭盈天的地獄!

    包括馮澥也有所動容,雖然不贊同官家剛烈的處理方式,但守護東京城繁華綺麗的強烈意願,卻所有人都如出一轍。

    可即便眾人守護綺麗東京的意願再強烈,所有人也都承認,只靠東京城完全不可能擊退十餘萬金軍。

    孫傅說道:「金人犯順,直抵京畿,掠虜居民,暴陵郡邑。國難當頭,大臣仗義,豈能顧位以偷安?」

    「宜詔令逾萬里之幅員,萃四方之豪傑,惟孝惟忠,圖報上恩。應帥府監司、郡守丞貳令佐,悉不拘常制,起勤王之師,救應京室。」

    「准許鄉里豪傑遞相效率,招集驍勇,不限數目。准許各地所在官司,不拘軍人百姓,不拘法度限制,隨事便宜。」

    趙桓閉上眼睛,深深一嘆,說道:「可。」

    親自下令,將國家推向烽煙四起的亂世是什麼感受?

    趙桓今日算是品嘗到了這種滋味。若自己不能最終拯救時局於危難,那自己的穿越等於是親手終結了大宋的盛世繁華,將國家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境地。

    靖康之難的勤王詔令,也是後世明、清兩朝深為警醒的前車之鑑。

    因為正是這道詔令導致了兩宋之交的亂世,天下狼煙四起,匪寇遍地猖獗,聚眾十萬、百萬割據山林、大澤者難以計數。


    岳飛軍旅生涯中至少一半的時間都在四處繳平這些趁亂而起的叛軍。

    親自下達這道詔令的趙桓,扮演的角色便與黃巾之亂中,允許地方勢力自主募兵平叛,導致天下大亂的漢靈帝無異,都是昏君禍國作為。

    只是哪怕飲鴆止渴,趙桓也不得不如此下令。靠京城軍民,完全無法擊敗金軍。只有匯萬里之幅員,萃四方之軍兵,才有可能逼迫金人退兵。

    打退了金人,趙桓才有資格想該如何重整山河。

    張叔夜出言激勵人心,說道:「臣從南道來,深知天下皆懷忠義之心。自敵圍京城,忠義之士憤懣爭奮,廣之東西、湖之南北、福建、江、淮,越數千里,爭先勤王。只要朝廷能守住東京,天下義師,必可雲集。四海之士,必能紓難。彼時金人進不得進,退路阻斷,必然軍心倉皇,奔路而退。」

    梅執禮附議,說道:「勤王之師無需正面擊潰金軍,只要能阻斷金人退路,便能壓制金人囂張氣焰。康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,已在河北立足,麾下大軍數萬,宜詔令康王果斷進軍,自北方襲擊金人,緩解京師壓力。」

    雖然梅執禮越說越激動,神情亢奮,仿佛康王揮師南下,則京城之危可立解,東京盛世繁華可安然無恙。

    但趙桓只是保持了沉默,沒有打擊這位大臣的美好願景,也是藉此給東京軍民一份激勵,讓所有人在抵抗時還懷有一份美好希望。

    只是這份美好的憧憬,恐怕永遠也不會成為現實。

    對這位承載了舉國天下期望的天下兵馬大元帥,趙桓從來便沒有指望過。這位天下兵馬大元帥,從領兵開始就沒想過救援京師,領着數萬軍隊一路在繞圈子。

    東京在河南,結果歷史上這位大元帥領着軍隊從相州開始一路向北跑到了北京,也就是大名府(今河北邯鄲市大名縣)。又從北京往東南跑到了東平、濟州(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),直到金軍從東京帶着徽欽二帝返回北方,這位兵馬大元帥也未靠近東京,而是帶着十六萬大軍跑到了南京應天府(今河南商丘)登基繼位。

    從相州到北京,到東平、濟州,再到南京(商丘),趙構這位「天下兵馬大元帥」,帶着號稱十六萬的人馬,差不多正好圍着東京汴梁繞了個半圈。連他的部下都質疑他:「三軍籍籍,謂不返京師而迂路,何也?」這種表現,哪有指望的餘地?

    但趙桓還是下達了一份詔令給元帥府,詔令元帥府南下勤王。

    因為這份詔令不僅是給趙構看的,還是給軍中其他忠



第二十一章親手將國家推進亂世深淵  
楊氏良家子作品:  漢末之并州匪政  霸王!  漢末之風起并州  
類似:  我的透視超給力  從空間之力至諸天  至尊吞天訣  大反派也有春天2  拉克絲的法穿棒  

加入書籤

書頁/目錄

搜"朕即大宋"
360搜"朕即大宋"
語言選擇